新闻动态Position

你的位置:博天堂官网app > 新闻动态 > 49年一女乞丐来到政府门口被拒,她:我不是乞讨,找县委书记有事_涂正坤_国民党军队_谈判

49年一女乞丐来到政府门口被拒,她:我不是乞讨,找县委书记有事_涂正坤_国民党军队_谈判
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1:44    点击次数:186

1949年的某一天,一位衣衫褴褛的女乞丐带着年幼的孩子,艰难地来到政府大门前,直截了当地表示要见县委书记。门卫见状,便质疑她:“你这样一个乞丐,来找县委书记有什么事情?如果是来讨饭,我可以给你几文钱,可你别在这儿讨了,去别的地方吧。”

女乞丐神情坚定,毫不退缩地回应:“我不是来讨饭的,我有重要的事情,一定要见县委书记。”门卫被她的态度所打动,只得上报县委书记齐寿良。得知情况后,齐寿良立刻指示让门卫带她进来。

女乞丐进入办公室,第一句话便问:“您是平江县委书记吗?”齐寿良面带微笑,亲切地回答:“是的,我就是平江县委书记齐寿良,请问您找我有什么事吗?”

女乞丐没有多说,突然掀开自己破旧的棉衣,从里面小心翼翼地掏出16两黄金,又从另一个地方掏出4两黄金。见齐寿良露出惊讶的神情,她激动地解释:“这是我丈夫正坤托我交给党的16两黄金,另外的4两是我这十年来的党费。”

展开剩余88%

齐寿良听后心中充满了疑惑和好奇:这位乞丐竟然藏有20两黄金,为什么却过得如此凄惨?她到底是谁?她口中的正坤又是何许人也?后来,当齐寿良得知全部真相时,眼眶湿润,忍不住流下了泪水……

这位女乞丐名叫朱引梅,她是革命烈士、原湘鄂赣省委书记涂正坤的遗孀。朱引梅受丈夫托付,将这笔珍贵的资金交给党组织。

涂正坤,原名涂正生,1897年11月10日出生在湖南平江一个普通工人家庭。只读了四年书的他,便跟随父亲学做裁缝。涂正坤为人正直、善良、憨厚,充满热血。他于1925年5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,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。

1927年9月,正值毛泽东同志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,涂正坤积极投身其中。次年7月,他率领游击队响应彭德怀等人领导的平江起义,建立了平江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,创建了湘鄂赣边区根据地。

不久,涂正坤出任中共平江第四区区委书记,带领群众开展土地改革。工作中,他关心百姓疾苦,急群众所急,深受人民爱戴。在正确政策引导和群众积极配合下,平江县的土地改革进展迅速且成效显著。

1934年10月,中央红军离开根据地,开始了艰难的长征。中央决定让涂正坤留守湘鄂赣边区,发动游击战,保护苏区。

国民党军队多次围剿苏区,人民生活困苦,干部与群众多日躲在简陋的竹棚或山洞中,粮食短缺,常以树皮果腹,甚至挖树根充饥。尽管如此,我军坚定信念,坚韧奋斗,终于熬过了这段艰难岁月。

“七七事变”爆发后,日军大举入侵中国,民族危机加剧。蒋介石却借“攘外必先安内”之名,不仅未集中力量抗日,反而调兵遣将,进攻北上抗日的红军及湘鄂赣根据地,妄图剿灭革命力量。

时任湘鄂赣省委书记的涂正坤坚定支持党的领导。因电台遭毁,他未能第一时间接到党中央抗日统一战线的指示,只能通过书刊得知相关政策。

他多次召开省委会议,讨论团结抗日的策略,决定分两路行动:一部分人赴中央请示具体方案,另一部分赴国民党当局谈判停战,共同抗日。为此,省委提出两套谈判方案:一是合作方案,二是停战方案。

为防范蒋介石突变,涂正坤一边准备谈判,一边扩充红军兵力,时刻准备战斗。谈判前,国民党派出吴国桢前来“劝降”。

吴国桢见到涂正坤,假意亲切说:“老涂,好久不见。”涂正坤冷笑回应:“你来这里有何贵干?”

吴国桢说:“我是来谈红军改编的。”涂正坤冷眼相待:“没得到党中央明确指示,休想和我谈判。”

吴国桢掏出一份《中共中央致国民党三中全会电》,断章取义地朗读其中一段。涂正坤迅速接过仔细阅读,反问:“你怎么不读我党提出的五项原则?若不接受,谈判无望!”吴国桢吞吞吐吐表示:“这些都好商量,只要你们服从国民党安排。”

涂正坤坚决拒绝,后来证实国民党此举是诱敌下山的阴谋。

不久,国民党在丽江山口与我军展开谈判,同意我军提出的五条停战协议,并约定在嘉义召开正式抗日联合谈判。

我方代表涂正坤、傅秋涛、钟期光等人赴会,外线严密布防,防止突发情况。谈判中,我方批评国民党的错误观点,解决了一些次要问题,主要矛盾仍待商讨。党中央及时传达指示,令谈判方向更加明朗。

经过昼夜交替的斡旋,双方就释放政治犯、红军扣押人员等问题进行激烈争辩。国民党要求提供释放名单,涂正坤等人敏锐察觉这是陷阱,坚决拒绝。最终,双方达成暂时协议,重大问题待武汉进一步谈判解决。

8月20日,董必武主持的武汉谈判取得较大进展,29日结束。湘鄂赣苏区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,红色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,由傅秋涛率军赴前线抗战。

抗战爆发以来,蒋介石军队屡战屡败。1938年,广州、武汉相继沦陷,日军步步逼近平江县。国民党地方政府准备溃逃,却逼迫百姓缴纳各种苛捐杂税,导致民生凋敝,许多老百姓到新四军通讯处控诉国民党恶行。

涂正坤每次听闻,尽管内心愤怒,却克制情绪,安慰群众:“国家危难时刻,保家卫国是大义,我们必须团结抗日。若日军攻入平江,共产党定与大家共生死、共患难。”

武汉陷落后,蒋介石采取消极抗战、积极反共政策,国民党不仅破坏共产党的根据地,还散布谣言煽动民心。更无理的是,要求新四军通讯处搬入县城,试图切断党与群众联系,并要求公开党员名单。

涂正坤断然拒绝:“通讯处是经新四军军部批准设立,未经命令不可搬迁。党员名单是我党秘密,与你们无关。”国民党无奈离开。

面对国民党阴谋,涂正坤召开会议强调:“国民党消极抗日、积极反共,试图撤走通讯处,我们决不允许。部分党员身份已公开,恐遭报复,同志们务必注意安全,坚守岗位。”

他深知自己已成国民党眼中钉,便对妻子朱引梅说:“你我都是共产党员,要随时准备为党献身。这16两黄金是党的经费,如我有不测,务必交给组织。”

朱引梅担忧问:“发生了什么?为何如此嘱托?”涂正坤握紧她的手说:“国民党反共越发猖獗,我或许忙碌不暇,若出事,这钱务必转交党组织。”

朱引梅将黄金藏于柴堆中,小心翼翼防止暴露。1939年6月12日,“平江惨案”爆发。新四军通讯处同志午休时,涂正坤仍在做群众工作,时有咳嗽和谈话声。

涂正坤虽年轻,额头却满是皱纹,白发斑驳。忽然,国民党特务张绍奇闯入,慌忙告知有紧急会议需商讨抗日对策。涂正坤虽觉疑窦,仍跟随前往。

走出不远,察觉异常时,张绍奇掩饰咳嗽,伏兵突然开枪。涂正坤奋力呼喊:“反动派来了,同志们快撤!”未及多言,倒地身亡。随后,通讯处被包围,同志们遭残杀,这就是著名的“平江惨案”。

朱引梅得知噩耗,带着儿子欲逃,未入家门便见敌军冲进,拎走了自己年仅九个月的儿子。敌人意欲灭绝共产党人及家属。

朱引梅欲夺回孩子,无奈只能眼睁睁看着。此时,邻居老奶奶冲出质疑:“你们抓错了!这是我孙子,他自己爬过来玩。”敌人将孩子归还,撤离后,朱引梅连忙抱起儿子,感激涕零。老奶奶温柔安慰:“正坤走了,不要太难过,赶紧带孩子离开吧。”

在乡亲们掩护下,朱引梅带着幼子涂民涛悄然离开村庄。国民党悬赏捉拿她,令她只能过着躲藏流浪的生活。

朱引梅出身富裕之家,自幼备受疼爱,从未尝过苦楚。但为完成丈夫遗愿,她背着儿子奔走于山野间。渴时饮山泉,饿时采野菜。虽偶尔讨些饭菜,但众人都生活艰难,鲜有人能帮。

饥饿使她难以哺乳,只得向邻居求面条,将其捏碎喂养孩子。夜晚则露宿山野,运气好时藏身山洞。她曾想归娘家避难,但国民党特务早已严密监视,频频搜山,村民亦畏惧远离山林。

若朱引梅私藏那16两黄金,她完全可以带儿子去大城市过上好日子,但她不愿玷污丈夫名誉,也不想让孩子走上歧途。

十年艰辛漂泊后,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,朱引梅才得以携子走出深山。岁月无情,昔日的美丽少女已成为满身尘土、衣衫褴褛的乞丐。

然而,她不再在意外表,直奔县委书记处,将丈夫托付的16两黄金以及自己积攒的4两党费交给党组织。面对这份沉甸甸的信任,书记深感敬佩,同时为她的艰辛遭遇心生怜惜——一个弱女子,带着孩子在山间躲藏,经历了多少风霜!

1998年,朱引梅因病离世。她背负黄金乞讨的故事广为流传,成为忠诚于党、无私奉献的典范。她带来的不仅仅是20两黄金,更是对党如金般纯洁的忠诚。我们应铭记她的精神,让这份光辉永远激励我们前行!

发布于:天津市

Powered by 博天堂官网app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TOP